| (一)新闻学和传播学文献 1.《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》,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,新华出版社,1985。 2.《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》,杨春华、星华编译,新华出版社,1983。
 3.《斯大林论报刊》,李清芳编,新华出版社,1985。
 4.《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》,中央文献研究室编,1983。
 5.《邓小平论新闻宣传》,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,1998。
 6.《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》,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,新华出版社,1980。
 7.《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》,童兵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89。
 8.《精神交往论--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》,陈力丹,开明出版社,1993。
 9.  《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》,新华通讯社课题组编写,新华出版社2017年12月第一版。 10.  《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》,本书编辑组,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。 11.  《新闻学》,徐宝璜著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。 12.  《中国报学史》,戈公振著,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。 13.  《中国新闻事业通史》1-3卷,方汉奇主编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-1999年版。 14.  《中国当代新闻史》(1949-1988),方汉奇、陈业劭编著,新华出版社。 15.  《《中国现代广播简史》,赵玉明著,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,2001年修订版。 16.  《中国电视史》,郭镇之著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。 17.  《世界新闻传播史》,陈力丹著,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年版。 18.  《人类传播史》,韦尔伯.施拉姆,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。 19.  《当代新闻事业》,李良荣著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。 20.  《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》,徐培汀、裘正义,重庆出版社,1994。  21.  《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》,胡太春,山西人民出版社,1987。 22.  《美国新闻史》,[美]埃默里,新华出版社,2001。  23.  《西方新闻界的竞争》,[美]约翰•霍恩伯格,新华出版社,1985。  24.  《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》,张允若、高宁远,四川人民出版社,1996。  25.  《华夏传播论》,孙旭培主编,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。 26.  《无形的网络》,吴予敏著,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。 27.  《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》,胡太春著,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。、 28.  《二十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》,徐培汀著,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。 29.  《传播学史----一种传记的方法》,[美]罗杰斯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。 30.  《新闻理论基础》,甘惜分著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。 31.  《新闻学概论》,李良荣著,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。 32.  《当代新闻学》,[法]瓦耶纳著,新华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。 33.  《新闻学概论》,[苏]普罗霍洛夫著,新华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。 34.  《新闻学概论》,[日]和田洋一主编,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中文版。 35.  《权利的媒介》,[美]赫伯特•阿特休尔,华夏出版社,1989。  36.  《新闻失实论》,蒋亚平、官建文、林荣强著,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版。 37.  《主体与喉舌》,童兵著,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。 38.  《新闻事实论》,杨保军著,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。 39.  《新闻价值论》,杨保军著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。 40.  艾丰《新闻采访方法论》(人民日报版) 41.  《我怎样学习当记者》,南振中,新华出版社,1985。  42.  《记者生涯--现代美国新闻业务漫谈》,[美]钱塞勒等,世界知识出版社,1985。 43.  《美国电视明星》,[美]芭芭拉•马图索,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,1988。  44.  《全能记者必备》,[美]朱立安•哈瑞斯等,中国新闻出版社,1988。  45.  密苏里新闻学院《新闻写作教程》(新华版) 46.  黎信、蓝鸿文主编的《外国新闻通讯评选》上下册(长征版) 47.  杰克.海敦的《怎样当好新闻记者》(新华版) 48.  威廉.梅茨的《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》(新华版) 49.  麦尔文.曼切尔的《新闻报道与写作》(广播版) 50.  沃尔特.福克斯《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》(新华版) 51.  林永年的《新闻写作百例谈》(福建人民版) 52.  刘文波的《新闻写作笔法百例》(中国新闻版) 53.  安德鲁.博伊德的《广播电视新闻教程》(新华2000年版) 54.  特德.怀特的《广播电视写作与报道》(新华2000年版) 55.  熊澄宇、金兼斌主编:《新媒体研究前沿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 56.  彭兰著:《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。 57.  麦尚文著,《全媒体融合模式研究——中国报业转型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选择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 58.  胡正荣主编:《新媒体前沿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。 59.  《传播学简介》,社科院新闻所世界室编,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。 60.  《传播学原理与应用》,戴元光等三人著,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。 61.  《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》,沙莲香主编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。 62.  《传播学引论》,李彬著,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,2003年增补版。 63.  《现代大众传播学》,张国良著,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。 64.  《传播学教程》,郭庆光著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。 65.  《传播理论起源、方法与应用》,[美]赛弗林·坦卡德等,华夏出版社,2000年 66.  《人类传播理论》(第7版),[美] 斯蒂芬·李特约翰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4年 67.  《传播理论》,[美]斯蒂文·小约翰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9年 68.  《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》〔美〕洛厄里、德弗勒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9.  《传播学教程》,郭庆光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99年 70.  《传播学史——一种传记式的方法》[美]埃弗里特·罗杰斯,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71.  《传播学概论》 [美]施拉姆、波特,新华出版社 1984年 72.  《大众传播理论:基础、争鸣和未来》,〔美〕斯坦利·巴兰、丹尼斯·戴维斯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4年 73.  《大众传播模式论》,[英]麦奎尔、温德尔,上海译文出版社,1997年 74.  《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》,张国良编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3年 75.  《关键概念: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》,〔美〕费斯克等 新华出版社,2004年 76.  《媒介研究的进路:经典文献读本》,〔英〕奥利弗·博伊德-巴雷特、克里斯·纽博尔德编 新华出版社,2004年 77.  《大众传播学——影响研究范式》常昌富、李依倩编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0年 78.  《传播的观念》,陈卫星,人民出版社,2004年 79.  《符号透视: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》,李彬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3年 80.  《公众舆论》,[美]李普曼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2年 81.  《媒介事件:历史的现场直播》,[美]丹尼尔·戴扬、伊莱休·卡茨,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,2000年 82.  《传播形态变化:认识新媒介》,[美]罗杰.菲德勒,华夏出版社,2000年 83.  《理解媒介》,[加]麦克卢汉,商务印书馆,2000年 84.  《媒体等同》,[美]巴伦·李维斯、克利夫·纳斯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1年、 85.  《文化帝国主义》,[英]汤林森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98年 86.  《理解通俗文化》,[美]约翰·费斯克,中央编译出版社,2002年 87.  《通俗文化理论导论》,[美]多米尼克·斯特里纳蒂,商务印书馆,2001年 88.  《认识媒介文化》,[英]尼克·斯蒂文森,商务印书馆,2001年 89.  《至关重要的新闻——电视与美国民意》〔美〕艾英戈、金德著,新华出版社2004年 90.  《获取信息:新闻、真相和权力》〔英〕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,新华出版社2004年 91.  《权力的声音:美国的媒体和战争》,张巨岩,三联书店,2004年 92.  《新闻:政治的幻象》,〔美〕W·兰斯·班尼特,当代中国出版社,2005年 93.  《传播政治经济学》,[加]文森特·莫斯可,华夏出版社,2000年 94.  《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:思想与战略的历史》,[法]阿芒·马特拉著,中央编译出版社,2001年 95.  《媒介论争: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》,〔美〕埃弗利特·E·丹尼斯、约翰·C·梅里尔,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,2004年 96.  《交流的无奈——传播思想史》,[美]彼得斯,华夏出版社,2003年 97.  《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》,[德]哈贝马斯,学林出版社,1999年 98.  《作为话语的新闻》,[荷]梵·迪克,华夏出版社,2003年 99.  《媒介·人·现代化》,陈崇山、孙五三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7年 100.        《传播统计学》,柯惠新、祝建华、孙江华著,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,2003年 101.        《大众传播研究:现代方法与应用》[美]迈克尔·辛格尔特里,华夏出版社,2002年 102.        《大众传播学——影响研究范式》,常昌富、李依倩编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。 103.        《传播学:危机与范式革命》,胡翼青著,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。 104.        《意义的输出:<达拉斯>的跨文化解读》利贝斯著,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。 (二)法治新闻与传播法文献 1.     刘斌主编:《法治新闻传播学》,304am永利集团官网出版社2012年版。 2.     姚广宜主编:《法制新闻采访教程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。 3.     吴玉玲著:《理念与实践:电视法制新闻生产的多维考察》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 4.     方汉奇主编:《中国新闻传播史(第二版)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 5.     陈力丹著:《舆论学——舆论导向研究》,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 6.     陈力丹、王辰瑶著: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。 7.     风笑天著:《社会研究方法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 8.     赵士林著:《传播学实证研究:假设检验与理论建构》,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 9.     胡百精著:《危机传播管理——流派、范式与路径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 10.    孙永兴著:《新媒体事件:机制、功能与法律规制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。 11.    张春华著:《网络舆情:社会学的阐释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。 12.    姜胜洪著:《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。 13.    郭玉锦,王欢著:《网络社会学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。 14.    张国良主编:《新闻媒介与社会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。 15.    袁方等著:《中国社会结构转型》,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。 16.    郎劲松著:《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》,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。 17.    萧燕雄著:《新闻传播制度研究》,岳麓书社2002年版。 18.    金冠军、郑涵、孙绍谊主编:《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》,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。 19.    陆小华著:《新媒体观: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。 20.    陆小华著:《信息财产权:民法视角中的新财富保护模式》,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。 21.    魏永征著:《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》,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。 22.    宋克明著:《美英新闻法制与管理》,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。 23.    魏永征、张咏华、林琳著:《西方传媒的法制、管理和自律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。 24.    孙旭陪著,《新闻传播法学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。 25.    魏永征、张红霞著,《大众传播法学》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版。 26.    尤英夫著,《新闻法论》台湾世纪法商杂志社2000年版。 27.    梁伟贤、陈文敏主编,《传播法新论》,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版。 28.    吕光、潘贤模著,《中国新闻法概论》台湾中正书局1963年版。 29.    张西明著,《张力与限制——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》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。 30.    雷润琴著,《传播法——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。 31.    张西明等编,《新闻侵权:从传统媒介到网络》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。 32.    王利明主编,《新闻侵权法律词典》,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。 33.    顾理平著,《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》,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。 34.    郭娅莉等编,《媒体政策与法规》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。 35.    马光仁著,《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6月版。 36.    吴飞著,《大众传播法论》,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。 37.    魏永征著,《新闻法新论》,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9月版。 38.    齐爱民等主编,《网络法研究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。 39.    王云斌著,《互联法网:中国网络法律问题》,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40.    周庆山主编,《信息法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。 41.    张维迎著,《信息、信任与法律》三联书店2003年版。 42.    杨立新著,《人身权法论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。 43.    周汉华主编,《外国信息公开制度比较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。 44.    蒋志培主编,《网络与电子商务法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。 45.    张新宝著,《名誉权的法律保护》304am永利集团官网出版社1997年版。 46.    张新宝著,《隐私权的法律保护》,北京,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。 47.    薛虹著,《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》,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。 48.    宋小卫著,《媒介消费的法律保护——兼论媒体对受众的底限责任》,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。 49.    刘杰著,《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。 50.    沈固朝著,《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。 51.    侯健著,《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。 52.    王利明、杨立新主编,《人格权与新闻侵权》,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。 53.    展江、吴薇主编,《开放与博弈:新媒体语境下的言论界限与司法规制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。 54.    徐迅主编,《新闻(媒体)侵权研究新论》,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。 55.    万鄂湘主编,《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评述》,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。 56.    林喆主编,《当代中国人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》,  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。 57.    莫纪宏著,《人权保障法与中国》,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。 58.    程燎原、王人博著,《权利及其救济》,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。 59.    王振民著,《中国违宪审查制度》,304am永利集团官网出版社2004年版。 60.    张千帆著,《宪法学导论》,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。 61.    甄树青著,《论表达自由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。 62.    王四新著,《表达自由——原理与应用》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.    陈欣新著,《表达自由的法律保护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。 64.    徐显明主编,《人权法原理》,304am永利集团官网出版社2008年版。 65.    李步云主编,《人权法学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。 66.    夏勇著,《人权概念的起源——权利的历史哲学》(修订版),   304am永利集团官网出版社2001年版。 67.    夏勇主编,《走向权利的时代——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》,   304am永利集团官网出版社2000年版。 68.    黄楠森、沈宗灵主编,《西方人权学说[上][下]》,  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。 69.    杨宇冠著,《人权法——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研究》, 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。 70.    《交往行动理论》(三卷),尤尔根·哈贝马斯著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。 71.    《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》,尤尔根·哈贝马斯著,学林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。符号学
 72.    《图绘意识形态》,齐泽克著,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。 73.    《道德理想国的覆灭》,朱学勤著,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。 74.    《意义的输出:<达拉斯>的跨文化解读》,利贝斯著,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。 75.    《论意识操纵》(上下册),谢·卡拉-穆尔扎著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。 76.    《童年之死——电子时代成长的儿童》,大卫·帕金汉著,华夏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。 77.    《娱乐致死》,伯兹曼著,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。 78.    《理解通俗文化》,费斯克著,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。 79.    《人与人相遇——人际传播论》,王怡红著,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。 80.    《组织传播》,米勒著,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。 81.    《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:话语、意识形态和统治》,贝姆著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。 82.    《有效传播》(第7版),特里·甘布尔、迈克尔·甘布尔著,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。 83.    《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》,郑兴东著,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。 84.    《大众传播心理研究》,刘晓红、卜卫著,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。 85.    《重组话语频道》,艾伦著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。 86.    《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》,[法]阿芒.马特拉著,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。 87.    《资本主义文化矛盾》[美]丹尼尔.贝尔著,三联书店1989年中文版。 88.    《神话----大众文化诠释》,[法]罗兰.巴特著,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。 89.    《消失的地域: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》,梅罗维茨著,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。 90.    《广告,艰难的说服》,迈克尔·舒德森著,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。 91.    《电视与社会》,[英]阿伯克龙比著,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。 92.    《通俗文化理论导论》,[英]斯特里纳蒂著,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。 93.    《跨越文化障碍——交流的挑战》,布拉德福德·J·霍尔著,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。 94.    《传媒伦理学》,克里斯蒂安著,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。 95.    《媒体法》,萨莉·斯皮尔伯利著,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。 96.    《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:思想与战略的历史》,阿芒·马特拉著,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。 97.    《第三次浪潮》,[美]阿尔温.托夫勒著,三联书店1983年中文版。 98.    《权力的转移》,[美]阿尔温.托夫勒著,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。 99.    《大趋势》,[美]奈斯比特著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。 100.《未来之路》,[美]盖茨著,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。 101.《数字化生存》,[美]尼葛洛庞帝著,海南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。 102.《信息崇拜》,[美]罗斯扎克著,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。 103.《网络为王》,胡泳、范海燕著,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。 104.《得乐园   失乐园》,李河著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。 105.《数字传媒概要》,闵大洪著,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。 106.《软边缘----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》,[美]利文森著,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。   (三)译著类文献 1.[美]门彻著,展江等译《新闻报道与写作》,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2.[英]奥利弗·博伊德—巴雷特、克里斯·纽博尔德编,汪凯、刘晓红译:《媒介研究的进路》,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。 3.[英]利萨·泰勒、安德鲁·威利斯著,吴靖、黄佩译:《媒介研究:文本、机构与受众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。 4.[美]斯蒂文·小约翰著,陈德民、叶晓辉译:《传播理论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。 5.[美]斯蒂芬·李特约翰、凯伦·福斯著,史安斌译:《人类传播理论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 6.[英]马修·基兰编,张培伦、郑佳瑜译:《媒体伦理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 7.[美]Louis Alvin Day著:《媒介传播伦理:案例与争论(第四版)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。 8.[美]沃尔特·李普曼、詹姆斯·赖斯顿等著,展江译:《新闻与正义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 9.[美]艾尔·巴比著,邱泽奇译:《社会研究方法(第十一版)》,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。 10.[丹麦]克劳斯·布鲁恩·延森著,刘君译:《媒介融合:网络传播、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 11.[加拿大]罗伯特·洛根著,何道宽译:《理解新媒介:延伸麦克卢汉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 12.[美]曼纽尔卡斯特著,夏铸九等译,《网络社会的崛起》,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。 13.《大数据时代》[英] 维克托•迈尔•舍恩伯格,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4.[美]詹金斯著,杜永明译,《融合文化: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》,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。 15.[美]克里斯塔基斯,富勒著,简学译,《大连接: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。 16.[美]琼斯主编,熊澄宇、范红译,《新媒体百科全书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。 17.[英]奥斯丁等著,雷倩、徐昊译,《新媒体设计概论》,上海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。 18.[美]卡斯特(Castells,M.)主编,周凯译,《网络社会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。 19.[美]瓦茨著,陈禹等译,《六度分隔——一个相互连接的时代的科学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。 20.[美]弗里曼著,张文宏等译,《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: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。 21.[加]罗伯特·洛根著:《理解新媒介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 22.罗纳德•德沃金著,信春鹰、吴玉章译,《认真对待权利》,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。 23.[美]L•亨金著, 信春鹰等译,《权利的时代》, 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。 24.[英]A.J.M. 米尔恩著, 夏勇、张志铭译,《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》,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。 25.[美]阿伦•艾德斯等,《宪法个人权利--案件与解析》, 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。 26.[美]唐·R·彭伯著,张金玺、赵刚译:《大众传媒法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。 27.[英]萨莉·斯皮尔伯利著,周文译:《媒体法》,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。 28.[美]吉尔摩等著,梁宁等译:《美国大众传播法:判例评析》(第六版)上、下册,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。 29.[美]T·巴顿·卡特等著,黄列译:《大众传播法概要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。 30.[英]韦恩·奥弗贝克著,周庆山等译,《媒介法原理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。 31.[美]约翰·D·泽莱兹尼著,张金玺赵刚译,《传播法:自由、限制于现代媒介》(第四版)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。 32.[美]亚历山大·米克尔约翰著,侯健译,《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》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。 33.[美]小哈里·卡尔文等著,李忠等译,《美国的言论自由》三联书店2009年版。 34.[美]安东尼·刘易斯著,徐爽译《言论的边界:美国第一修正案简史》,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版。 35.林子仪著,《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》,台湾地区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。 36.[英]弥尔顿著,吴之椿译,《论出版自由》,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。 37.[英]约翰·密尔著,程崇华译,《论自由》,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。 38.[美]德沃金著,刘丽君译,《自由的法——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。 39.[英]哈耶克著,邓正来译,《自由秩序原理》,北京,三联书店1997年版。 40.[美]莱尔·T·阿尔弗森,杰罗姆·巴伦,托马斯·迪恩斯著,刘瑞祥等译,《美国宪法概论》,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。 41.[美]约翰·罗尔斯著,万俊仁译,《政治自由主义》,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。 42.[英]哈耶克著,邓正来等译,《法律、立法与自由》,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。 43.[法]古斯塔夫·勒庞著,冯克利译:《乌合之众》,中央编译出版社。 45.[德]哈贝马斯著,童世骏译:《在事实与规范之间: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》,三联书店2003年版。 46.[德]哈贝马斯著,曹卫东等译:《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》,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。 47.[美]米尔斯著,陈强、张永强译:《社会学的想像力》,三联书店2005年版。 48.[美]赫伯特·阿特休尔著,黄煜等译:《权力的媒介》,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。 49.[法]米歇尔·福柯著:《规训与惩罚——学术前沿》,三联书店2003年版。 50.文森特·莫斯可著,胡正荣等译;《传播政治经济学》,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。 51. [英]奥利弗·博伊德—巴雷特、克里斯·纽博尔德编,汪凯、刘晓红译:《媒介研究的进路》,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。 52.[美]曼纽尔·卡斯特著,夏铸九、王志弘等译:《网络社会的崛起》《认同的力量》《千年终结》《网络星河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。 53.[英]斯图尔特·霍尔编,徐亮、陆兴华译:《表征—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》,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。 54.[美]罗伯特•G•皮卡德著,冯建三译:《媒介经济学》,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。 55. [美]沃尔特·李普曼著,阎克文等译,《公共舆论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。 56.[美]斯蒂文·小约翰著,陈德民、叶晓辉译:《传播理论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。 57.[美]E.M.罗杰斯著,殷晓蓉译:《传播学史:一种传记式的方法》,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。 58.[美]沃纳·赛佛林,坦卡德著,郭镇之译,《传播理论:起源方法与应用》(第5版),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1日版。 59.[美]洛厄里、德弗勒著,刘海龙译,《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(第3版)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。 60. [美]迈克尔·埃默里等著展江译《美国新闻史——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》(第9版)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1日版。 61.[美]克利福德·G·克里斯蒂安等著,蔡文美等译:《媒体伦理学:案例与道德论据》,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。 62. [美]利昂·纳尔逊·弗林特著,萧严译:《报纸的良知: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。 63.[美]罗伯特·W·麦克切斯尼著,谢岳译:《富媒体、穷民主: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》,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。 64.曹晋、赵月枝著:《传播政治经济学英文读本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。 65.[英]马修·基兰编,张培伦、郑佳瑜译:《媒体伦理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 |